
向三寶頂禮應觀想 :
意義 : 清早向佛頂禮,是清清淨淨的加持自己的身口意清淨。
觀想法 :
額上有 (嗡) 放白光, 照身業,今天絕不犯 [ 殺.盜.淫 ]。
喉間有 (阿) 放紅光, 照口業,今天絕不犯 [惡口.兩舌.妄語.綺語]。
心間有 (吽) 放藍光, 照意業 : 燒掉一切東西。
一切如天上的藍的清淨, 無染著。貪.瞋.痴清淨不犯。
每天早晨第一件事 :
頂禮佛.三皈依.觀想今天絕不動 "貪.瞋.痴" 三根本戒。
心中有個 (舍)字, 放紅光照耀自己, 使自己清淨輕鬆。
再觀 "嗡.阿.吽" 放光照耀自己, 身.口.意三業清淨不犯。
每日靜坐思惟偈語 :
◎ 佛陀 : [ 三根本業清淨, 即脫離輪迴 ], 即 "身.口.意" 清淨了。
◎ 每天要記住三根本戒清淨,生起菩提心,每天培養增長,培養圓滿,好好修行。
◎ 根本戒 : 身.口.意 --- 殺.盜.淫.惡口.兩舌.妄語.綺語.貪.瞋.痴。
◎ 菩提心要實做, 並非打打坐 或 念念咒, 即可往西方了, 每天要深痛
懺悔過去的錯誤, 好好修行, 並絕不犯三業, 發出菩提心。
◎ 該作的事即去作, 不該作的事, 連想都不要想, 張口即犯口業,如此, 意業才會清淨, 口業才清淨, 亦即不會去作了,而犯身業。
◎ 1. 積極消除切斷業力 2.刷除乾淨 3.並極力保持三業清淨。
◎ 行.住.坐.臥 : 都不離正法。
◎ 平日: 內心清淨,無雜念,不想不該想的事,非非之事也不想,安靜睡覺。
戒除東想西想, 即一點一點戒除業力, 一點一點的修行。
◎ 晚上睡前: 懺悔今天作的錯誤,是否犯了三根本戒,發願以後絕不再犯。
◎ 修行修自己: 不要想別人的壞處,應想到自己的錯處,福德便會一天天增長。
◎ 多作事,少說話,無論作什麼事,都高興地作,心無雜念,仍然心念咒,
天天打坐, 多受點罪, 多吃點苦, 減輕業力, 便能增加福德了。
修行-行住坐臥都可以修行,身份無高低,但因見/修/行/果而產生差別。
把握三根本戒, 作什麼都能積得福與慧, 並要發願不再動貪.瞋.痴,
慢慢地便不生煩惱心, 便不會增長了三業。
◎ 想造作的任一件事是否相合佛法, 有否犯三根本戒,不再犯錯,少說話, 每天改一個錯誤,心無雜念,念一句咒就是一句咒,功德福德增長也快了。
◎ 唸咒觀想法 :
觀想自己是本尊,部主在頭頂上,大小如一手肘高度,心無一切雜念,專注念咒,力量如佛菩薩。
<小龍女寫於1997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