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後面有個問題,他說我有時候念佛,信念很大,有時候又沒有信心,


還時常產生懷疑之心。朋友教我要多聽經,可是有時我連聽經都定不下心來,


我不知該怎麼辦?




答:這個問題你要問我,我可以教你一個方法,拜佛。


所以密宗,你在學佛之前,師父要求你的條件是先磕十萬個大頭,然後再來


;十萬大頭磕了之後你的業障就消了,真有效。我們 ­雖然是沒有學密宗,可是我接觸佛法之初,


我的老師教我每天拜佛拜八百拜,好像拜了五個半月,也應該超過十萬拜了,這是顯教,不是密教。


十萬拜拜下去之後,確實心就定了,信 ­心也就生了。沒有信心,心浮氣躁,學什麼都不能成就,


不要說佛法,世間法也不能成就,所以恭恭敬敬的拜佛。一天要是拜一千拜並不困難,一千拜,


大概早晨兩個多小時拜三百拜 ­,中午吃過飯拜兩百拜,晚上時間比較長,你就拜五百拜;


或者是早晨拜四百拜,晚上拜四百拜,中午拜兩百拜。這樣子很好,你從這個地方下手,


先要消業障,然後才能夠契入佛法 ­。

入門最重要的是聽經,如果你所學的,你對它的理論沒有基礎,時間久了就會厭倦、會怠懈、會退轉。


你對它了解的愈深,你的信心愈堅固,能生歡喜心。歡喜心生下來,那就是《論 ­語》第一句說的,


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法喜充滿,愈學愈歡喜,不會疲倦,不會厭倦,這樣才能成就。


這都是從理解的愈深愈會有這個效果,如果說對於經教不理解,時間久 ­了確實會有很多疑問產生。


所以經不能不聽,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有道理。要是不透徹,宇宙人生的道理不能夠透徹,


你的歡喜心怎麼能生得起來,你遇到一切困難的問題 ­你不能解決;如果智慧現前,常生歡喜心,


什麼問題你自自然然會解決。所以聽經、好學是我們修行的基礎,修行的根本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清淨無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